請闡述溫納(Weiner)歸因理論的主要論點為何?並舉例說明何種歸因的孩子學習動機較低落,請您以老師的角色說明將如何幫助這些學習動機低落的學生?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將成敗歸因於能力(內在性)者,並不會使人更有動力投入於努力中,因為能力比起努力,能力更無法控制且穩定,也就是更難透過自己改變自己的能力。
我會認為內在性會是主要動力的基礎,兩個很重要的原因是:(1)內在性是個人可控性的先決條件,而可控性、穩定性和動力有關。(2)這三個性質中,內外性是較其他兩者更難流動的,而穩定性與控制性是有流動的可能。故我認為內在性是動力的基礎。
補充一下,關於博弈行為,常將成敗歸因於運氣(外在性),而有不少人也因為運氣好,所以更努力投入在博弈行為之中,但這樣的努力並不一定長久。然而我認為能驅使賭徒努力博弈,除了運氣外,更大的外在誘因應該是優渥的獎金。因此,我認為這樣的驅力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獎金的加強作用,加強賭徒運氣的信念。
在經驗上,可以提供更多成功的經驗讓學生了解或經歷,例如:多舉正面的成功例子,給予學生一個外在的楷模可以學習,或是先給予學生較容易的任務,從內在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
在個性上,雖然無法給予立即的特效藥,但是可以透過教育潛移默化的能力,慢慢建立學生正面向上的態度。例如:當學生面臨失敗時,協助學生找出學習的盲點,給予外在的幫助;並陪伴與開導學生對於失敗的態度,也就是教導學生從成敗中找到合理的歸因。
(1) 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又稱「符合偏差」(correspondence bias),指解釋或推斷別人行為原因時,往往忽略外在環境因素的可能影響,而傾向於認定為其個人的內在特質,如面對開會遲到者有人常遽下斷語說「他是個喜歡遲到的人」。因為這種現象很普遍,所以稱為基本歸因謬誤。不過有研究指出也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異,如美國人這種表現比印度人明顯。另有研究認為這是知覺偏差所致,是因為事發當時個人注意焦點在行為者,情境因素只是知覺背景,隱而不見。
(2) 行動者或觀察者效應(actor-observer effect):
觀察別人行為時,常以其人解釋,對自己卻以情境解釋。如看到有人走路滑倒,可能立即說「他太不小心了」,可是如果自己跌倒了,卻責怪路面顛簸或太滑。研究者認為這主要是行動者注意情境因素,而觀察者常未意識到情境因素所致。
(3) 「自顧」偏差(self-serving bias):
人常認為有利自己的結果是個人內在特質使然,不利則是外在環境因素促成的,是一種為保護個人自尊或給別人好印象的動機性偏差(motivational biases)。如很多學生認為好成績是自己努力或智力過人的結果,壞成績則是老師偏心或其他原因所致。
一、溫納 (Weiner)歸因理論
(一)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個性與經驗→歸因→行為預期→情緒與努力→成就歸因即為一個人對於成敗原因的解釋,而歸因理論即在探討歸因對於行為的影響。Weiner認為個性與成敗經驗會影響個人歸因,並且前一次歸因會影響下一次成就的預期,進而影響到個人的情緒與努力程度,甚至影響到個人成就行為。
(二)歸因因素與性質
Weiner將成敗原因分成六個原因:能力、努力、難度、運氣、身心與其他(他人),而又依照三種性質加以區分與解釋:穩定性(穩定/不穩定)、內外性(內在/外在)、控制性(可控制/不可控制)。(三)歸因方式
在歸因理論中,影響歸因的方式主要有兩大重要的因素:成敗經驗與個人個性,成敗經驗似乎與穩定性有關;而個人個性似乎與內外性、控制性有關。
歸因模型 |
1. 穩定性:一致
成敗經驗的感受,會影響到個人對於未來的期望,而不同的期望會影響到歸因於不同穩定性的因素,所以成功經驗與穩定性有關。如:高成功經驗者可能會將成敗經驗歸因於工作難度(穩定),因此在同樣難度的情境下,成功與否也會與經驗一致;而低成功經驗者可能會將失敗歸因於運氣不好(不穩定),也就是說成功與否與經驗不一定會一致。2. 控制性:自信
而成功與經驗的一致與否,是否是可以被自己所展握的?這與個人個性是有關的,如果個性上偏向有自信的,將會將成敗歸因為可控制的因素;但如果個性上偏向沒有自信的,將會將成敗歸因為不可控制的因素。如:高成功經驗者可能會將成敗經驗歸因於努力(可控制),而低成功經驗者可能會將失敗歸因於能力(不可控制)。3. 內外性:動力
內外性的歸因,也會影響到個性。如果傾向將成敗歸因為外在性的原因,其在個性上會顯得較消極且沒動力;而如果如果傾向將成敗歸因為內在性的原因,其在個性上會顯得較積極且有動力。如:成敗歸因於努力(內在性)者,會更有動力去投入在努力上;而如果將成敗歸因於運氣(外在性)者,並不會促進人去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將成敗歸因於能力(內在性)者,並不會使人更有動力投入於努力中,因為能力比起努力,能力更無法控制且穩定,也就是更難透過自己改變自己的能力。
我會認為內在性會是主要動力的基礎,兩個很重要的原因是:(1)內在性是個人可控性的先決條件,而可控性、穩定性和動力有關。(2)這三個性質中,內外性是較其他兩者更難流動的,而穩定性與控制性是有流動的可能。故我認為內在性是動力的基礎。
補充一下,關於博弈行為,常將成敗歸因於運氣(外在性),而有不少人也因為運氣好,所以更努力投入在博弈行為之中,但這樣的努力並不一定長久。然而我認為能驅使賭徒努力博弈,除了運氣外,更大的外在誘因應該是優渥的獎金。因此,我認為這樣的驅力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獎金的加強作用,加強賭徒運氣的信念。
(四)小結
在歸因因素與性質上,實際上的分野並不一定如同表格中是如此二分的,例如:身心上,某種程度是可以透過自我調節或是他人幫助,來控制與穩定身心的狀態。還有各個歸因性質也是會互相影響的,穩定性、控制性與內外性三者都會彼此流動,這也回應到歸因因素表的性質其實像是光譜一樣,是會變動,且這三道光譜都不是獨立事件,而是相依的事件關係,所以教育的目的較是要促使穩定性與控制性往正向的方向流動。二、學習動機
(一)習得無助
歸因理論在學習動機最大的啟示是學得無助感,也就是學習動機低落。學習動機低落者,習慣將失敗歸因於內在、穩定、不能控制的因素,例如:能力。因此,將失敗歸因於能力時,學生會漸漸感到沒有改變的可能,而在學習動機上也會漸漸被消磨殆盡,甚至對學習產生冷漠。(二)如何給予幫助?
1. 成敗經驗與個性
面對習得無助感的學生,歸因理論提供了兩個重要的線索,第一個是成敗經驗,第二個是個性。在經驗上,可以提供更多成功的經驗讓學生了解或經歷,例如:多舉正面的成功例子,給予學生一個外在的楷模可以學習,或是先給予學生較容易的任務,從內在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
在個性上,雖然無法給予立即的特效藥,但是可以透過教育潛移默化的能力,慢慢建立學生正面向上的態度。例如:當學生面臨失敗時,協助學生找出學習的盲點,給予外在的幫助;並陪伴與開導學生對於失敗的態度,也就是教導學生從成敗中找到合理的歸因。
2. 歸因偏差
合理的歸因應該要避免以下三種歸因偏差:符合偏差、行動者或觀察者效應、自顧偏差。(1) 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又稱「符合偏差」(correspondence bias),指解釋或推斷別人行為原因時,往往忽略外在環境因素的可能影響,而傾向於認定為其個人的內在特質,如面對開會遲到者有人常遽下斷語說「他是個喜歡遲到的人」。因為這種現象很普遍,所以稱為基本歸因謬誤。不過有研究指出也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異,如美國人這種表現比印度人明顯。另有研究認為這是知覺偏差所致,是因為事發當時個人注意焦點在行為者,情境因素只是知覺背景,隱而不見。
(2) 行動者或觀察者效應(actor-observer effect):
觀察別人行為時,常以其人解釋,對自己卻以情境解釋。如看到有人走路滑倒,可能立即說「他太不小心了」,可是如果自己跌倒了,卻責怪路面顛簸或太滑。研究者認為這主要是行動者注意情境因素,而觀察者常未意識到情境因素所致。
(3) 「自顧」偏差(self-serving bias):
人常認為有利自己的結果是個人內在特質使然,不利則是外在環境因素促成的,是一種為保護個人自尊或給別人好印象的動機性偏差(motivational biases)。如很多學生認為好成績是自己努力或智力過人的結果,壞成績則是老師偏心或其他原因所致。
三、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2019。歸因理論。維基百科 [Accessed Dec. 2019]
- 這是私人考試重點(整理自阿摩.雅虎知識).並不歡迎陌生人觀賞。2012。歸因理論。隨意窩 [Accessed Dec. 2019]
- Edu Exam Note。2012。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Blogger [Accessed Dec. 2019]
- 人人都是馨理學家。2018。歸因理論的常見現象和應用。每日頭條 [Accessed Dec. 2019]
- 鄭芬蘭。2000。歸因論。教育大辭書 [Accessed Dec. 2019]
- 詹昭能。2000。歸因偏差Biases in Attribution。教育大辭書 [Accessed Dec. 2019]
---
以上是國立中山大學108學年度碩士班招生考試試題,考科為教育學,系所為教育研究所。試題答案是我個人的見解,歡迎在底下留言或私訊我,跟我一起討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