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舉能促進社會流動嗎?

明清時科舉考試是否真能夠促進向上社會流動,請舉史實討論之。

一、科舉入仕比例少

不少人會覺得科舉制度,這種先考試後選材的制度應該是最公平的,因為大家寫同一份考卷,用同一個標準去評分,且科舉制度相較更早的察舉或九品官人法這些保薦制度來說,人為因素更少,更能達到公平選材。因此中下階層者,更可以透過科舉制度入仕,達到促進社會流動的功能。

然而事實數據顯示與理想有落差,首先來看科舉入仕者佔總人口數的比例,李弘祺(1982 : 292-293)指出宋朝到清朝科舉入仕者佔總人口約3-10/萬;而王炳照、徐梓 (2002: 70)則指出唐朝到清朝科舉入仕者佔總人口約31-647/千萬,故單看科舉入仕者佔總人口比例不高的情況下,科舉造成社會流動的影響可能也不會很高。再加上,科舉入仕者不全然都是中下階級者,並且在科舉資格中,仍然是有一群人是被排除在外的,如:婦女及百工、倡優、皂隸子弟。

二、平民入仕少

可是科舉入仕者佔總人口數的比例仍然無法說明科舉無法造成社會流動,因為數據不高可能只是因為當時官位的需求本來就不多,所以數據才不高,況且當時教育也不普及,無法造成社會流動可能是因為教育不普及的問題,而不是科舉制度本身造成的。

何炳棟(1964: 114)針對明清12,226名進士做了身家調察的考據,發現這群進士來自三代無功名家庭的比例,可以發現比例隨著年代成負相關的趨勢,15世紀約60%、16世紀約50%、17世紀約30%、18、19世紀約15%。因此從這樣的數據中,從明初60%到晚清15%,可以發現科舉制度會隨著時間,其社會流動的效果越差,而階級再製的效應越明顯,所以科舉制度中長期看來,更有利於三代有功名的家庭。

三、總結

科舉制度難以促成社會流動這件事情,其實也值得現代教育去省思,因為雖然現在科舉制度已走入歷史,但取而代之的升學與選材制度仍然是以考試為基礎,本質上科舉制度的幽靈依然殘存,而且在升學制度上,其研究也發現考試選材的制度是有利於中上階級的家庭,也就是說階級再製的問題在當代仍然是沒有被解決的問題。所以首要任務就是要再去思考如何落實實質公平與合理的篩選制度?而我們是否還要固守形式公平的考試?是否能有一種對每個個體都有實質公平的篩選制度?

當然以上社會流動的定義是從有沒有拿到官位的角度去看,因為科舉制度就是在選拔有能力的人可以當官,故以上數據並無法足夠說明明清的教育無法促進階級流動,因為階級流動的原因不只是因為當官,甚至有可能是因為發大財或是取得好名聲。就像是現在,你不會只覺得能取得公職,就是進階到中上層階級的象徵。

四、補充

關於階級再製這部分,會不會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導致的?例如:黑道世家、政治世家、音樂世家,貴族世家可能就不是了,因為它是牛排店。在社會學上發現,不同階層會有不同階層的語言與思想,而學校所教授都是上層主流的語言,所以這些學生可能因為階級語言的不同,而學習上有所不適應。

例如:現代歷史都是以漢人本位的角度去撰寫,對於原住民的學生可能就會有所衝突,因為原住民的原生家庭可能不以漢人語言與思想去生活,所以原住民學生在學習歷史上可能會比較不適應,這件事情對於新住民也是一樣的。

因此有時候學生學習表現不好,可能不是因為他/她個人能力不好,也可能不是單純個別家庭因素,而是這個家庭所處的社會文化,使得這整群的家庭都有相似的狀況。面對這樣的現象,可能要多提倡多元文化教育,試圖去緩解這種因為階級語言的不同,而造成某群人學習表現不佳。所以教育部未來會新增原住民學校,以原住民的方式去教導原住民學生,並開設多元語言與文化的課程,但這些都還剛起步而已。

五、參考資料

  1. 周愚文。2008。科舉制度中三個重要問題的現代分析。教育研究集刊,第五十四輯第期,頁1-14
  2. 李弘祺。1982。科學 院亨唐至可 清的考試制度。載於鄭欽仁(主編) ,立國的宏規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編(頁 292-293 )。臺北市: 節經
  3. 王炳照、徐梓。2002。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

---
以上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6學年度碩士班招生考試試題,考科為教育史與教育哲學,系所為教育研究所。試題答案是我個人的見解,歡迎在底下留言或私訊我,跟我一起討論。

留言